牛頓也買股票,買的是赫赫有名的南海公司股票。
英國政府從1689年到1714年之間,因為打仗欠了1000萬英磅的債務,為了減輕財務負擔,英國政府找上南海公司(South Sea Company)幫忙。南海公司是政府特許的企業,加上條件優厚,自然樂於配合,於是大量發行股票,換成鈔票。
南海公司的首腦羅約翰使盡各種伎倆把股價拉高,投資人眼見股票上漲,有利可圖,就爭相搶購。許多人也紛紛仿傚,一時之間,印股票換鈔票蔚為風潮。
以上文章節錄自賴英照所寫的「牛頓買股票」,擅長財政的賴英照曾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獲阿扁之邀擔任副閣揆,我曉得你關心的不是他,而是牛頓買了這家好公司的股票後來怎麼樣?
當時,牛頓花7000鎊買南海股票,股價很快就飛漲一倍,牛頓賺一倍就跑,馬上賺進7000鎊,獲利100%,隨後發現自己賣錯了,於是再買回來,而且買更多,這回無法獲利百分百,泡沫就引爆了,他來不及抽身,最後損失2萬鎊認賠了事。
躺在蘋果樹下發現「萬有引力」的牛頓,居然會被股價打敗,無奈地嘆了一口氣說:「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,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。」原來股價也無法擺脫「萬有引力」,所以華爾街股市名言中有一句:「凡大漲之後必大回。」因為從愈高的地方掉下來,重力加速度愈大,你可曾看過股價愈漲愈高、不回就是不回,沒有永遠不回頭的,只是時間的早晚快慢罷了!
姑不論牛頓選股的眼光好不好,他可說過一句很棒的話:「我之所以看得比別人更遠,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」我也曾經把這句話引用在投資學上,巨人指的是誰?指的是南海公司的老闆羅約翰嗎?他不只是公司的Leader,而且充當股價的主力作手,再加上有英國政府當靠山,然而畢竟稱不上巨人,當你站在主力的肩膀上、公司老闆的肩膀上,一時之間自以為看得最真實,讓你搭載的人一翻身,你一樣栽跟頭。
在投資領域中,沒有人稱得上是巨人,真有巨人的話,它的名字叫「趨勢」,愈大的趨勢是愈不受搖撼的巨人,當你站在這樣的巨人肩膀上,勢必看得比別人遠。有哪個天王主力、哪個超級法人,甚或哪個自大的政府想要扳倒巨人,終將被它踩在腳底下。所以呢?你可以不用認識主力、不用認識法人、也不用認識公司老闆,你只要認識趨勢就夠啦!不過,我也必須老實講,趨勢並沒那麼容易認識。
趨勢這個巨人是怎麼誕生的?這是大哉問,乾脆先問你:「是先有理由才有行情or先有行情才有理由?」想當然耳是「先有理由才有行情」嘛!無緣無由如何催生行情,但是,華爾街股市的另一句名言是:「先有行情才有理由。」聽起來是否覺得怪怪的!事實上,沒有任何行情是無從解釋的,只是起初你不曉得真正的理由為何?等它真的漲了、真的跌了,肯定會有令人滿意的理由生出來。所以呢?誰也生不出巨人,而是當你發現巨人時,才試著問它是怎麼誕生的。
舉個實例,我曾任南區中小企業協會常務理事,那一屆的理事長是某知名大學的校長,記得有一回不期而遇,他禮貌性地問我:「你看股市什麼時候才會好呢?」
那是SARS危機下,台股剛打到4044起來不久時,市場還是憂心忡忡,看樣子好像隨時還會再下去破底,我回答:「現在就好啦!而且會愈來愈好。」
校長原本只是想客套跟我寒暄兩句,顯然被我的回答搞得認真起來,皺起眉頭論述當前國內外政經情勢總總……,總之,他想不到台股有大好的理由,很好奇像我這種「股市專家」憑什麼看好?
我正經地說:「我發現趨勢正在轉向,就像巨人起身準備邁開大步……。」
還沒講完,他就笑了,他一定覺得我很可愛,還以為我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內幕消息,居然是跟它講起童話般的故事。之後行情一路扶搖直上,就像我當時天天喊的「羊年是大轉機年」,迄隔年三月漲到7135高點,而就在指數漲近7000點時,我又碰到校長,他還記得大半年前寒暄時我發表的「高見」,直誇我可以預見台灣的經濟由剝而復,並請教我台股有實力漲到多高呢?
我正經地回答:「上檔空間很有限,就快回頭了。」
他的表情突然僵住了!他以為台灣很多條件都轉好了,為何股市反而要跌呢?我曉得接下來的回答一樣無法令他滿意。別誤會,這不是在吹噓自己比大學校長強,他是一位很值得敬重的長者,我在他面前一向不敢浮誇造次,旨在陳述,學者總是習慣先由科學找尋理由,等理由充分了才有行情,而投資界的專業人士該時時刻刻揣摩巨人的動向,然後探究支持趨勢的理由。如果大家只是坐下來做理由大辯論,誠如所言:「真理不會愈辯愈明。」
曾有年輕的理專跟我推介投資型保單,說他們公司聘請了幾位財經博士跟教授,集體研究出來的投資報告絕對有保障,說這些反而吸引不了我,別誤會,絕非輕視滿腹經綸的學者,偉大如牛頓者,不同樣「算不準人類的瘋狂」,其實是不識趨勢巨人的真面目。
民國84年四月我獲邀赴美國、加拿大巡迴演講,當時的海外華僑熱衷投資台股,但是我第一場講完就被主辦單位約談了。
「拜託,你嘛幫幫忙,我們是請你來宣揚台股的,你怎麼反倒叫大家賣股票呢?」
「我大老遠到這裡演講,是要告訴他們趨勢方向的,而我真的看空,你說怎麼辦?」
對方拗不過,只好任我場場講空,直到聖荷西那一場,連矽谷博士也來聽講,我看空當時的主流金融股,剛好說到那位博士的痛處,當場要我這個毛頭小伙子把理由說清楚,我一講基本分析,他提出更多反駁的數據;我講技術分析,他根本不信這一套;我講市場分析,他不理這些東西。在會堂上,我一句、你一句,僵持不下,整場氣氛都弄擰了,最後,我把臉一橫,撂下一句重話:「今年太陰化忌,為金之洩。」
他啞口無言,因為他不懂紫薇斗數,說真的,我也似懂非懂,湊巧在飛機上看到一篇流年解運,剛好記住這句話,脫口而出、派上用場。
那一年行情真的走空嗎?後來坊間出了一本暢銷書「1995潤八月」,就是在解釋台股大跌的理由,中共武裝軍演、飛彈試射,迄隔年三月總統大選前,李登輝說「用銀彈對付飛彈」,台海危機彷彿已屆戰爭邊緣 。有天早上,某海外電話打到我服務的券商,原來是那位矽谷博士,以下是他跟我的對話濃縮。
「黃老弟啊!只怪我當初不聽勸,現在金融股腰斬成這副模樣。」
「現在也別懊悔啦!反正再壞也壞不到哪裡了。」
「不賣不行呀!老共的飛彈都快打上岸了。」
「不會吧!我看你的持股也別再殺低。」
「出清拿多少算多少,我在美國最清楚不過了,奉勸你最好趕緊移民。」
掛下電子,我靜靜地想了一個下午,隔天報紙刊出我的一篇文章:「別搶黃金、別搶白米,去買三商銀!」選後一個月,三商銀大漲一倍。有時候從身旁週遭的人,會不經意看到一個巨大的身影,那個巨人就是趨勢。
你所學的一切不只是所謂賺錢的技巧,更大的目的是為了認識趨勢的巨人,股市的趨勢、產業的趨勢、時代的趨勢、流行的趨勢……。
你認識巨人嗎?我曾經。
巨人可輕易認識嗎?有時似乎平易近人,有時……還得多費心。
- Jan 21 Sun 2007 02:08
15. 你認識巨人嗎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